7月盛夏如火、熱浪翻滾,在長江之濱如火如荼的建橋現場,由重慶城投集團投資、城投建設公司組織建設、重慶設計集團所屬子企業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市建科院”)監理的市級重點建設項目——黃桷沱長江大橋于7月30日順利完成全部主纜索股架設。
黃桷沱大橋:世界最大跨徑公軌兩用懸索橋
黃桷沱長江大橋全長1260米,主跨765米,采用單跨懸吊雙塔三跨連續鋼桁梁懸索橋橋型一跨過江,成為在建世界最大跨徑公軌兩用懸索橋。
主纜是懸索橋承重的生命線,黃桷沱長江大橋共設兩根主纜,每根主纜由169根索股構成,單索股含127絲直徑5.8毫米的高強鋼絲;單根主纜長度為1327米,單根纜力高達4.2萬噸,為長江上游纜力最大的懸索橋。雙纜所用的鋼絲全部展鋪長度約5.7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1.5圈),總重約1.2萬噸(與海軍055型驅逐艦排水量相當)。
本次大橋索股架設采用平面大循環雙線往復式牽引系統進行主纜索股架設方式。隨著最后一根主纜索股完成拽拉牽引、整形入鞍、線形調整、錨固鎖定,黃桷沱長江大橋主纜索股架設完畢。
建科人斗酷暑穿貓道 兩月完成索股架設
自2025年5月31日大橋基準索股牽引過江以來,建科人的身影無處不在。市建科院監理團隊風雨兼程、風雨無阻、風雨不懼,克服有風有雨、高溫酷暑的施工環境,在長江江面百米的高空貓道上,頭頂烈日來回穿行、揮汗如淚。
白天,建設者們在高溫暴曬下反復進行索股拽拉牽引、整形入鞍,在悶熱的錨室中進行錨頭錨固;夜晚,建設者們在微涼的江風中測量索股線形調整,伴隨著城市的余溫將1.2萬噸索股托舉至空中主纜設計高度。
市建科院與各方合力共推、共建,結合重點建設項目經驗,用全市一流、西部領先的專業咨詢方案和全鏈條集成的技術生態,僅用時兩個月便安全、高效、高質完成主纜全部338根索股架設工作,建設工期跑出加速度、迎來新進展,讓這座世界級大橋的輪廓愈發清晰,初展橫跨長江的舒展姿態。
聚焦后續施工節點 上部結構邁入快車道
黃桷沱長江大橋已邁入上部結構施工的快車道。下一步,市建科院監理團隊將以“安全保進度、質量保安全的監理”實措,高度聚焦后續錨跨張力調整、預緊纜及緊纜、空纜線形穩定性觀測、索夾精準放樣及安裝、吊索安裝、鋼桁梁節段吊裝等施工主線節點,通過“體系做支撐、質安做保證、服務做驅動、質效做提升、科創做引領、品質做延伸”的項目監理新業態,確保全橋63個鋼桁梁節段沿長江逆流而上按期到達橋位,按項目建設計劃架筑世界級大橋的鋼鐵脊梁。